雪浪寒斋

暂无评级

地址: 暂无

开放时间: 暂无

雪浪寒斋
景点介绍

明万历年间,众春园荒芜,楼台坍塌,园地为民所有。万历十四年(1586年),州牧唐祥兴加以恢复,并将雪浪石、韩苏二祠迁入众春园。清代辟为行宫。雪浪寒斋,因石而得名。宋哲宗元祐八年(1093年),苏轼贬知定州。一日在中山后圃(今定州中学院内)偶得一石,黑质白脉,中涵水纹,展现出一副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,犹如当时著名画家蜀入孙位、孙知微所画的石间奔流、百泉涓涌、浪花飞溅之态,遂名“雪浪石”。苏东坡得此石如获至宝,从曲阳恒山运来汉白玉石,琢芙蓉盆将石放入盆中,且于文庙后置斋,名“雪浪斋”。绍圣元年(1094年)苏轼复贬英州,岁久盆与石埋没。明万历八年,知州唐祥兴发现雪浪石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,列为定州八景之一,名“雪浪寒斋”。康熙四十一年,定州牧韩逢庥将盆石移入众春园,名“后雪浪斋”。斋亭高约4米,六角亭,两侧假石垒砌,古朴典雅。雪浪石立于莲花石盆之上,盆直径136厘米,雪浪石高宽各76厘米,厚40厘米,底围196厘米,黑质白纹,似雪飞扬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,赵州刺史李文耀在临城县掘得一块乳白色太湖石,上刻“雪浪”二字,遂请直隶总督方观成奏闻皇帝。高宗乾隆为此写下《御制雪浪石记》,差官将石移置定州众春园雪浪斋前,御题“后雪浪石”,将苏轼之石御题“前雪浪石”。乾隆皇帝对雪浪石尤为垂青,御制碑文吟咏之诗至今仍留存十余首。解放定州城时,众春园被拆。六角亭是1952年所建。雪浪石因苏轼名声显赫,后世文人墨客多有瞻仰。1965年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。中山后圃,旧址在定州中学院内。清嘉庆年间,知州袁俊筑房数间,题匾额曰:“中山后圃”,是官吏休闲、作赋的场所。现已废毁。平山胜迹,位于城北高头村东北,系两座相连的大型汉墓。百姓俗称女郎山或双峰山。相传这里曾产生五色灵芝,甚至留下仙人采芝遗迹。清康熙年间,知州黄开运把它列为定州八景之一,名曰“平山胜迹”。至今胜迹尚存,封土作夯土层,高20米,占地6万平方米。夏日峰颠绿树成荫,茂草铺地,登临揽胜,情趣万千。西溪玩月,旧址在在道观东侧,原为池墉,养鱼栽荷。州人每于中秋节携酒竞相前往赏月,月夜波光涟漪,因景取名“西溪玩月”。现仅存大道观殿宇一座。唐水秋风,唐水即今唐河,距城约十里。过去这里是肥沃的良田,盛产水稻,颇受唐水之益,秋收季节,金波宜人,堪称一景。清嘉庆六年(1801年),唐河泛滥之后遂变为沙滩。现今大部分沙滩已变成果园。五月犁花落地时,遍地类雪似银,别具一悉情趣。,名“雪浪寒斋”。康熙四十一年,定州牧韩逢庥将盆石移入众春园,名“后雪浪斋”。斋亭高约4米,六角亭,两侧假石垒砌,古朴典雅。雪浪石立于莲花石盆之上,盆直径136厘米,雪浪石高宽各76厘米,厚40厘米,底围196厘米,黑质白纹,似雪飞扬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,赵州刺史李文耀在临城县掘得一块乳白色太湖石,上刻“雪浪”二字,遂请直隶总督方观成奏闻皇帝。高宗乾隆为此写下《御制雪浪石记》,差官将石移置定州众春园雪浪斋前,御题“后雪浪石”,将苏轼之石御题“前雪浪石”。乾隆皇帝对雪浪石尤为垂青,御制碑文吟咏之诗至今仍留存十余首。解放定州城时,众春园被拆。六角亭是1952年所建。雪浪石因苏轼名声显赫,后世文人墨客多有瞻仰。1965年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。中山后圃,旧址在定州中学院内。清嘉庆年间,知州袁俊筑房数间,题匾额曰:“中山后圃”,是官吏休闲、作赋的场所。现已废毁。

景点门票

很抱歉,暂无相关信息

景点印象
北京小山

据说宋哲宗年间(1093年)苏轼被贬定州任知州时,在自己的后花园(今一中院内)偶得一石,此石黑质白水纹,展现出一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,犹如当时著名画家蜀人孙位、孙知微所画的石间奔流、百泉涓涌、浪花飞溅之态,苏东坡定名叫“雪浪石”。

Copyright © 万里旅游网 @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