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昭寺,圣地之心中佛的住所
2021-09-07 16:37:04先有大昭寺,后有拉萨城
在藏民中,有一个“先有大昭寺,后有拉萨城”的说法。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。最早拉萨不叫LASA,古文书上都是RASA,RA是山羊,SA是土地,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。
相比布达拉宫,大昭寺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,大昭寺原本是松赞干布为了尼泊尔尺尊公主而建,其内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,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。该佛像是当时的尺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的,后由于藏佛,将他与小昭寺的12岁等身像对换,因而现今12岁等身像供奉于大昭寺,8岁等身像供奉于小昭寺。大昭寺里不仅有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金像,更有未来佛、莲花生大师、松赞干布、文成公主、尺尊公主等塑像,因而灵气实足,朝圣者更是络绎不绝。
由于在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,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“羊土神变寺”。1409年,格鲁派(黄教)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,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,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,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。
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,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,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。与汉地佛教寺院不同,大昭寺坐东朝西,主殿高四层,两侧列有配殿,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。在建筑风格上,金顶、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,碉楼、雕梁则是西藏样式,而主殿层檐下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,又呈现出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。因此,大昭寺成为了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。
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,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。在大昭寺内,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(释迦牟尼临终时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,这是其中之一),是由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。西藏政教合一之后,“噶厦”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。活佛转世的“金瓶掣签”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。1995年,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。
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,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,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。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为内圈,称为“囊廓”。环大昭寺外墙一圈为中圈,称为“八廓”,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“八廓街”即八角街。以大昭寺为中心,将布达拉宫、药王山、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为外圈,称为“林廓”。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,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。
在大昭寺门口能看到大批前来朝圣的藏民在磕长头。这些磕长头者,有些人举家从西藏的其他地方,一路磕长头而来,在火车上就看到有一家人带着孩子一路而来,可谓虔诚。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,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,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。
专题来源:西藏旅游